近年来,江北新区围绕自主创新先导区战略定位,坚持科技创新“四个面向”,致力攻坚“卡脖子”技术,产生了一批原创性、关键性自主创新成果。6月25日,江北新区重磅发布“543重大创新成果”,即5项前沿突破+4个重大平台+3项创新支撑,充分体现江北新区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。
前沿突破
X9U旗舰座舱芯片
“中国IC设计成就奖”重磅提名
在一颗X9U芯片上,实现语音、导航、娱乐、环视等智能座舱各项功能的全部集成,是芯驰科技智能座舱SoC的旗舰产品,为国内外提供了极具竞争优势的高端座舱SoC方案,综合性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,填补了国产高端座舱SoC芯片的空白。
重大平台
国家级EDA技术创新中心
国产EDA多点开花
以攻克EDA领域“卡脖子”问题为目标,整合高校、企业、科研院所优势创新资源,建设我国EDA产业技术发源地、产品示范地和人才汇聚地,占领全球EDA技术创新制高点,目前已实现EDA数字验证、数字实现、模拟设计三大模块全领域推进,在芯片设计细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芯华章成功发布智V验证平台、桦捷、昭晓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验证EDA产品,填补多项国产技术空白,成为国产EDA自主研发的重要里程碑。
“鲲鹏+昇腾”人工智能计算中心
从无到有的创新蝶变
逐步建立国产自主可控IT底层架构和标准,打造长三角首个国产技术算力中心,采用全球领先并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计算芯片为核心算力引擎,逐步形成鲲鹏•昇腾•欧拉自有信创产业开放生态,推动实现从核心芯片、基础硬件、基础软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国产替代,立足南京、服务全省、面向全国,推进中国信创解决方案落地应用。
光电技术创新中心
打造光电领域的中国IMEC
对标国际顶尖平台典范,在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的带领下,聚焦光电材料、光子计算、光电设计软件等技术方向,建设高水平工程化平台,打造光电子芯片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,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,全面引领跨越创新死亡裂谷,目前已成功获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。
创新支撑
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
迈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“快车道”
我国四个国际互联网IPv6根服务器之一,凝聚全球顶尖科研创新力量,拓展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边界,部署和运营国际互联网IPv6根服务器系统,建设运营全球IPv6测试认证中心南京实验室,开展国际通用的第三方IPv6测试认证,打造纯IPv6示范区,标志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生态体系建设迈入“快车道”。
作为江北新区科技创新核,研创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、创新引领,不断发展壮大“研创经济”。园区现有市场主体1.2万余家,其中,规上企业287家、高企511家,集成电路企业293家,独角兽企业2家,培育独角兽企业29家、瞪羚企业16家,备案新型研发机构40家,产业规模突破了1000亿元。
培育龙头企业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,产业突破性创新则是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。园区围绕集成电路设计、智能制造研发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三大主导产业创新集群,集聚了省产研院、华为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、龙芯中科、新思科技、紫光展锐、芯华章等规模优势明显、产业链整合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,总投资超1500亿元,切实把创新资源“密度”转化为创新经济“浓度”。
园区还探索形成了“入孵联动、加速升级、落地发展”的企业培育模式和“平台共享、新研共建、发展共谋”的创新引导机制,投入超10亿元建成ICisC、高端材料化学工程、智能制造三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,采用共享服务机制,让“静止”的设备流动起来,为江北新区及更多企业提供服务,为企业节约数亿元设备投入。
实施千亿集群培育计划,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形成了“智汇研创”“财聚研创”“慧融研创”“芯火天地”四大服务品牌,协助企业招聘近万人,融资超150亿元。引进国投招商、大钲资本、中电科投资等百余家创投机构和产业基金,规模超1200亿元;加快孵鹰大厦公募REITs申报……成为推动园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躬身谋发展,实干开新局。研创园将坚持为产业落地生根厚植研创沃土,为企业茁壮成长提供研创雨露,为高质量建设江北新主城贡献研创力量。